全球玉壶胡氏宗亲网
当前位置:首页 > 壶山风光 > 名胜古迹 > 周墩:枫香掩映下的古村落

周墩:枫香掩映下的古村落

发表时间:2022-05-07 09:19:39 来源: 点击:



作者/张嘉丽


县城去往玉壶的路上,有这样一个村庄:春夏,村庄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林间,秋冬,村庄掩映在层林尽染的树中。走进村子,你会发它的细微之处。村内有一溪穿村而过,古朴的建筑、悠长的石阶、葱郁的古树、曲折的长廊、婉约的凉亭、优美的拱桥、宫画般的青苔、悠闲自得的村民,处处透露出一种令人向往的安静与祥和之气,这便是周墩村。


图片

▲如意亭


周墩位于县城西北,属周壤镇管辖。境内风光秀美,文化底蕴深厚:有环境秀丽的坑下山,有风景独特的大坑山,还有声名远播的诸葛岭雷声潭,据清乾隆《瑞安县志》载:“大壤山有听雷潭,瀑水从高崖泻下,声如雷鸣”。其中周墩文昌阁、圣母宫、安定桥、放鹤禅寺、古树群更是县级重点保护文物点。


▲族谱


周墩历史悠久,据胡氏宗谱记载,周墩胡姓是在五代时期从福建铁岭迁居胡岙,至今已有千年之久。《瑞安县志》也记载:“周墩过去称周川,隶属瑞安县五十都。清时属瑞安大峃区管辖,民国后期隶属瑞安周阳乡。”1948年文成建县后划归文成,隶属玉壶区周南乡。之后周南乡和大壤乡合并,称周壤乡。后几经撤并,现属周壤镇。周墩是温州市著名侨村,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有1200余人,华侨出国后,仍不忘家乡建设,回乡捐资多达2850万元,村内处处可见华侨捐资建设的设施。


▲文昌阁


周墩是一个崇文重教的村子,村子的建筑与一些历史便是其缩影。走进周墩水口处,一眼便看到掩映在古树丛中的文昌阁。建筑坐南朝北,始建于民国六年(1917),民国十四年(1925)重建。是由胡克鹏、胡梓湘等人集资筹建。主要为激励子孙后代奋发读书,让地方多出人才。文昌阁所处地理位置优越,前临小溪,背依山崖。为木构建筑,共四层。建筑飞檐翘角,精巧壮观,颇具特色。由于其依山壁而建,造型设计别具一格,上世纪五十年代,曾被誉为文成十景之一古建筑。


▲文昌阁牌匾


周墩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地方。清光绪年间(1850-1908),村人胡克谷在周墩老祠堂创办了周川书院。当时求学在村中蔚然成风,期间,村中曾出了两名贡生,一位是胡从备,一位是胡克敬。一个村庄能出两个贡生是村人的骄傲。民国时期,由于教育场所有限,族中子弟失学众多,民国元年(1912),胡梓湘创办秀山学校(秀山两等小学),学校的第一任校长由卢永授担任。当时学校所有器具皆由胡梓湘置办,教师薪金也由其资助。


秀山学校原是周墩一个较有名气的学校,生源甚多,学生多以族人子弟为主,因教学条件与师资好,外地学生也前来就读。民国六年(1917),为激励子孙后代奋发读书,让地方多出人才,胡梓湘及从叔胡克鹏等人又筹建文昌阁,用于村中子弟讲读之所。后秀山学校改成周墩小学,原校已不再,原址上建有幼儿园一所,文昌阁仍保留,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点。


▲昆桥潭


文昌阁前有一溪,称周墩溪,溪中有一潭,唤昆桥潭,溪中终年流水潺潺。潭上石缝天然生长5米多高的过山藤,似窗帘悬挂。潭口与亭相望,右侧是村民健身活动中心,左侧是圣母宫。潭的四周为周墩水口的枫香古树群,春夏绿树成荫,秋冬丹枫似火,景色十分怡人。常有游人在此驻足,村人也常聚集此处健身乘凉。


昆桥潭岸边有一夫妻树景观。夫妻树原是一粒苦槠与一粒枫树种子同落石缝中,发芽长成参天大树,被誉为爱情树。曾有人写诗赞曰:“槠家小姐枫家郎,自由恋爱配成双。”树下还竖着几块华侨捐资的纪念碑与护志碑。


▲圣母宫


夫妻树后面的台阶上便是圣母宫,殿内古树参天。村人介绍,圣母宫原名周墩宫,建于清末年间。原址位于周墩电影院处,有正房五间,两横轩座廊各六间,天井一个,戏台一个,后台楼房二间,四周围墙,东西两对大门与两排边门,建筑重檐高耸,雕梁画栋,颇具特色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周墩因建电影院需要,将圣母宫部分建筑进行了迁移,现在的规格比先前小了许多。建筑因处于古树群中,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点。


圣母宫边上便是参天古枫树,树干高大粗壮,均有几百年树龄,有些树上还挂着古树信息标志牌,有些树牌因年久脱落。树与树之间的距离虽较远,但繁茂的枝头却相互交织在一起,遮天蔽日。树的中央还夹杂着两棵名贵古木罗汉松,两树相距不远,两相依偎,显得十分亲密。群树下面的地上因潮湿布满了苔藓,阳光透过树梢照下来,在青苔上形成斑驳的画面,有种油画之感。


▲安定桥


穿过周墩桥,沿着小溪往前走不多远,便是安定桥。


安定桥位于周墩村水口,俗称湖岙桥。系单孔石拱木廊式平桥。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(1719),道光二年(1823)重修。横跨周南溪(周川)上,为南北走向。原桥上建有木廊屋7间,边设靠座供行人歇息,梁柱素彩古朴,构架美观牢固。此桥在文成至玉壶未建公路前,为大峃经周壤通向玉壶的必经津梁。安定桥的独特之处,不像别的拱桥拱形那么圆,而是呈“弓”形。原桥曾与文昌阁被列为县十景之一。曾与泗洲桥、岭脚木桥楼(均已拆除)齐名。因安定桥造型美观、大方,具有历史价值,被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点。1980年,旅荷侨胞胡从库出资将桥做了小修。2007年,其子胡克北回家探亲期间,见其倾倒,进行了重建。


▲安定桥


如今安定桥少有人走,在夏日的山间显得十分寥落。想要到桥上,得围着溪边的羊肠小路绕上一圈儿才能走过去。为了近距离接触,我绕到桥上转了几圈。桥的一侧竖有碑文,上写着桥的身份,不相称的是,碑前堆积着一些杂物,水面上则长满了青苔。伫立桥上的时候,意外的在桥梁上看到一只会写英文的横纹蜘蛛,那些酷似“WWWWWWWW”或“MMMMMMMM”的字母,似乎在诉说着一座桥的百年沧桑。但几经重建的桥,已失去古味,只能在人们的口述中,缅怀它的过去。


▲古树名木


一个古村,除了古树、古桥、殿阁之外,似乎都有一座古寺。离周墩村不远处湖岙桥岭头鹤山头上,就有一座放鹤禅寺。鹤山因像大鹤展翅,引颈吸水而名,山的左侧建有寺,故名放鹤禅寺。该寺原建于咸丰七年(1857),分金刚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三进,由厢楼衔接,因年久失修,一度圮废。后由华侨捐资按原貌维修翻建。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点。


放鹤禅寺建在公路边的一处斜坡上,沿着斜坡走上去,寺院在蓝天的映衬下愈显肃穆,未走近,便听到里面钟声阵阵,梵音流传。恐扰到诵经人,我没有进入寺内,而是站在大殿外听了一会儿经声。我虽没有佛教信仰,此刻,入耳的经声与木鱼声倒也好听,两声一唱一和,互相交织,似乎能净化心灵,让人的思维瞬间变得飘渺起来。听着,随即想起那篇颇著名,也颇富有哲理与智慧的《般若波罗蜜心经》: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……” 这经文与放鹤一名竟有着不谋而合的空灵与神秘。